1020钢 |
含碳量为0.20%的普通碳钢,其切削性能指数大约为0.65。 |
B-1112 |
作为切削性能指数标准的一种特殊钢,其切削性能指数为1.00。 |
主轴 |
车床上旋转的部件。铣床上,主轴夹住刀具。车床上,主轴夹住工件。 |
冷加工 |
低于金属再结晶温度下对金属进行的成形加工。钢在室温下进行冷加工。 |
刀具失效 |
刀具不能再用于机械加工的一种状态。后刀面磨损、微崩及前刀面磨损最终都会导致刀具失效。 |
刀具寿命 |
在损坏之前,刀具能够正常使用的时间长度。 |
刀具磨损 |
在机加工过程中,刀具的切削刃的磨损速度。 |
切削性能 |
材料所具有的、使其能够比较易于进行切削及研磨等机械加工的性质。 |
切削深度 |
在一次走刀中,刀具所能去除掉的材料的厚度。 |
切削速度 |
车刀经过工件表面接触点时的速度。对于车削来说,切削速度描述的是工件的旋转,而对于铣削和钻削来说,切削速度描述的是刀具的旋转。 |
前刀面磨损 |
一种刀具磨损,在切削刃的前刀面上产生凹槽。 |
加工硬化 |
由金属的弯曲或成形引起的金属的硬化。 |
后刀面磨损 |
由切削刃的逐渐损耗引起的刀具磨损。通常,后刀面磨损是因物理磨损造成的,是最希望出现的一种刀具磨损形式。 |
延展性 |
能够拉长、伸展或塑形而不会断裂的性质。 |
强度 |
金属抵抗断裂或变形等强力的能力。 |
微崩 |
由刀具的切削刃上小的缺口导致的刀具磨损,通常是由过高的进给速度造成的。 |
扩散 |
由原子交换引起的材料磨损。 |
机械加工 |
去除金属以制造或抛光零件的过程,既可以使用传统方法,如车削、铣削、钻削及磨削等,也可以使用非传统的电或超声波等方法。 |
杂质 |
金属中并非有意加入的物质,它通常具有不合需要的特性。 |
添加剂 |
为提高金属的性能,而有意加入到其中的物质。 |
硫 |
灰色、黄色的脆性金属,将其加入到钢中可以提高钢的切削性能。 |
硬度 |
金属抵抗刻划、压入的能力。 |
硬质合金刀片 |
由硬质材料制成的、具有多个切削刃的刀片。一旦其中一个切削刃过度磨损,可以换到另一个切削刃上,也可以更换刀片。 |
磨擦 |
由摩擦引起的材料的物理损耗。 |
表面硬化 |
在富碳的环境下对金属进行加热,以增加金属表面的碳含量。表面硬化可以使金属具有坚硬的外表面。 |
进给速度 |
整个刀具沿工件表面移动的速度。 |
金刚石 |
一种特殊形式的碳,是已知最硬的物质。 |
铅 |
青白色的金属,非常软且具有延展性。将铅加入到钢中能够提高其切削性能,但因为会有铅中毒的危险,铅并不太受欢迎。 |
铋 |
一种白色的脆性金属,略带粉色,加入到钢中可以提高钢的切削性能。 |
高温合金 |
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的一种合金,非常昂贵,在高温下具有特殊的机械性能。 |
高速切削钢 |
一种含有微量附加合金元素的特种钢,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其切削性能。 |
黄铜 |
一种含有铜和锌的有色合金。 |